以青春为题
崔刚
不知不觉中,又一个青年节不期而遇。100年前,我们党亲手缔造了共青团;100年后的今年,我们新一代青年成长为冲锋在前的中坚力量。值此建团100周年之际,我想对我们公司的青年人致以最真诚的祝愿:拼现在,期未来;也想对那些曾经走过青春岁月、还是曾经那个青年的同事们道 一声祝贺:心中热烈,青春常在。
这个别样的“五四”,大家过得格外充实而有意义。你们有的是在防疫一线度过,有的是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耕耘;这个春天的使命注定不凡,这个春天的你们注定忙碌。你们忙碌的身影、坚毅的面容将连同这个春天一起被岁月铭记,被时代歌咏。
青年是朝气、是希望,也是无限的力量,这是年龄对你们的恩赐,也是时代赋予的沉甸甸的使命。是时代给了大家机会、角色、岗位,让大家不断发现自己,感悟人生的意义。
辛弃疾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他在家乡历城参加抗金起义时刚21岁;《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横空出世时,李清照才16岁;邓恩铭和王尽美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分别只有20岁、23岁。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一定有着众多昂扬向上的青年人;一个不断创新且走向成熟的企业也一定有一群奋勇向前的青年人!疫情当下,在这个最需要青年站出来的时候,你们扛起了社会责任的旗,你们端起了理想主义的枪。
在济南战“疫”最吃劲的阶段,我看到的是我们的青年义无反顾充当逆行者,主动报名冲向最危险的防疫前线;我看到的是我们的同志不舍昼夜坚守自己的防疫岗位;我看到的是我们的同志无法回家,手胼足胝晚上睡在车上;我看到的是我们的同志参加防控跟腱意外断裂、在医院准备手术时,依然在为直播作保障;我看到的是我们原先被封控在家里的同志在解封的第一时间就报名参加公司下沉防控队伍......
这背后,是我们公司根植于强烈认同感形成的奋发向上的企业文化,是凝聚于社会责任感生出的不甘落后、勇于争先的使命担当。
感恩这样的时代,让我们的青年有了更大的奋斗舞台;感恩这样的青年,以理想为炬照亮这个时代。
有人说年少时的梦,是朵永不凋零的花。对我们而言,寒夜里取暖,奔腾中开花,这才是我们的成长之路。
聚是一团火,你们并肩战斗,一起谱写着奋斗拼搏的时代之歌;散是满天星,你们奔驰四野,在梦想的天空熠熠发光。
因为险峻,所以精彩;因为坎坷,于是激荡。
无奋斗,不青春。
再次道一句:青年节快乐。
今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
百年前,
有志青年发出时代的呐喊,
敲响中华民族觉醒的钟声;
百年后,
当代才俊锐意进取,
担当起先锋力量。
百余年前,李大钊先生曾这样激励青年:“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
百年沧桑岁月,无论世界如何风云变幻,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激励着无数中国青年。
面对疫情时,新一代年轻人冲锋在前,用行动诠释决心,不畏困难,勇敢冲在前,展现出了时代青年的担当,用实际行动,彰显青春的力量。
他们在下沉社区期间,拿出了济南出版人的精气神和无畏勇敢的拼搏精神,与全市一起构筑疫情防线。他们逆行冲锋,用坚持消解疲倦,用意志战胜困难,没有假期,没有周末,全都毫无怨言。
他们不仅协助社区进行信息采集、测量体温、站岗值守,像核酸检测这类一线防疫高风险的岗位,也不惧风险,服从安排,认真地完成任务。
前期因小区临时管控被封在家中的同事,在小区解封后纷纷报名请战,接替之前下沉社区的同事,让他们休息一下。
疫情下的坚守,岗位上的担当。青年的身影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上演“最美”逆行。
李大钊先生说: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
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
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身自由之精神,
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
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
鲁迅先生说: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
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自古英雄出少年”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
今天,五四青年节,
向青春致敬,
为奋斗点赞,
为你加油喝彩!
祝福所有的青年,
在青春的赛道上
乘风破浪!
主体备案号:鲁ICP备14001302号-15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号:(署)网出证(鲁)字第013号
Copyright 2020 济南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rd
51La